本帖最后由 晴曦 于 2012-4-3 08:01 编辑
“爱的疑惑”Ⅱ 活动分享
一、 关于“索取”和“付出”感受的思考。
1、“索取”和“付出”的本意。
“索取”,你在“索取”这个动作发生的时刻,你的感受。请不要考虑索取之后获得(的喜悦)、索取职后未得(的失落)。请仅仅考虑“索取”时,你的感受。
“付出”,你在“付出”这个动作发生的时刻,你的感受。请不要考虑付出之后对方是否接受(的忐忑)、也无需假设对方欣然接受(的愉悦)和断然拒绝(的伤感),更不必考虑付出之后是否有回报(这样遥远的事情)。请仅仅考虑“付出”时,你的感受。
2、去除一些烦扰的信息,我发现,“索取”里面含着负面的情绪,有低自尊感;“付出”一词带来比较正面、积极的意味。
3、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付出确实使自己充满爱,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并不是只付出不索取就能形成良性循环的。请看下一个环节。
二、关于“爱*自己”的讨论。
A、我是我自己。 B、我爱我自己。 C、我对自己有要求。 D、我会提出要求。
这是“爱*自己”中 step by step 的逻辑关系。再亲密关系中,除了付出以满足对方的索取,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还需要你提出要求,让对方也来满足你。两方面是相互相承的,这样的关系容易趋于平衡,否则容易出现一方吃定另一方的现象了。
反观自己,我对自己是有要求的(在自身修养提升的方面,学业上,工作上),就是“提出要求”这部分还可以提升。
三、 认识自己的弱点,并通过一个仪式唤醒你对这些弱点的厌恶,从而抛弃他们。
心理学通过一个庄重的仪式来唤醒自己的心灵。事实上,我能否与这些弱点相忘于江湖、老死不相往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日后遇到事情“特别是能考验人的大事情“我们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去面对、解决和克服。
四、 从正面的形容词中拿出你对自己的承诺
以下是我的选择和思考:
关于做人:自信、独立、坚强、有激情、客观、高自尊。
关于工作:聪明、上进。
关于婚恋:热情、达理、包容。
我同时问自己,怎样的我才可以配得上这些形容词。
例如:迎面走来认识的人,我主动点透露齿微笑(热情)。——在国外,甚至澳门的郊区,迎面走来的人们尽管素不相识,也必会点头微笑的。国情不同,标准也有差异。——如果对方没看到或者没有给我回应,我也要对自己说,我笑得很自然,继续走吧(高自尊)。
五、我的体会。
有时候,尽管是朋友间善意地提建议,很可能是向着目前你希望自己要成为的那个方向而提出,甚至是不合适朋友的意见(这并非你故意而为的,往往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适合与否,只能朋友本人自知。 而讲感受和体会的环节更是自说自话的了。或者你讲的没有一个人会理解,也很正常。因为那是属于我的、最独特的部分。
如果你希望增进对自己的认识,
如果你希望了解怎么与别人、与自己和平相处,
如果你希望理性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初认识、成为朋友、结为情侣夫妻的过程,
那么,推荐你参加这样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