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广州市红娘网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娘服务总队 公益红娘网 珍爱红娘 单身男女红娘 百合红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西关红事风俗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23:52: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西关人家民风淳厚,民性善良,其婚嫁、丧葬的习俗日久经年地承继古风传统,也时时受到外来西风的拂面掠心,因而积下一薄流动演幻的陈厚民俗画卷,为历史的变迁驻存了许多形像生动的注脚。

       清末民初的西关人家,兢兢恪守着“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包办婚姻,男女新人并无自主选亲权。像旧世电影中的场面一样,双方经媒人撮合后,取“年庚八字”进行推算,如无“冲克”,则可成婚。婚礼的程式实在繁琐累人,必经“三书”(即男家奉礼书三通)、“六礼”(文定、纳徵、送回、奠雁、合卺、庙见)等祖宗陈俗。大致程序是先由男家择吉日进行定婚,双方交换信物,接着再过大礼。男方给女方送礼金和点心、饼类,称为“嫁女饼”,有钱大户送这种嫁女饼可以多达数千斤呐!而女方家为“千金小姐”赠送的嫁妆宝贝多是衣物、家什(如箱、柜之类的日常生活品),更阔绰的豪门富家还会陪送上使妈、婢女,甚至可观的物业等。待一切互送妥当,随后男家便向女方通知婚期喜日了。

        在老西关,那些待嫁出门的女子在婚前一两天,多半同相好的姐妹们聚在一起戏闹一场,称为“叹情”,也有称“叹命”,为的表示她们与父母、兄弟、姐妹分别离家,依依不舍,眷眷伤怀,也有的怕嫁出后寄人篱下,或恐到男家受冷落和虐待的。这种叹情哭闹实际就是哭唱,早有固腔陈调,人人唱的如出一辙,而哭唱的内容则多半依据女方婚姻的家庭情况而定。旧时西关,在荔湾泮塘一带,还有专门从事“代哭”之业的妇女,她们的“铁嘴生涯”很似为不谙世事的西关小姐们送别青丝红颜快乐无忧时日,迈入妇人门槛时所须经受的悲情沐浴和长大成人的精神洗礼。

       结婚当天,就更热闹了。先是男家派彩轿和乐队到女家迎亲,而女方姐妹则将迎亲队伍拒之门外;待男家送上“利是”后方开门,笑颜迎进。时辰一到,新娘即被罩上红罗帕,两眼一片黑,听任大妗姐背负出门,坐入花轿,踏上婚程。新娘抵达了男家,又是一阵规矩:先由新郎打开轿门,并用花伞向新娘连击三下,再由大妗姐背着新娘跨过门口放置的火盆直入夫门。再往下便是人人熟知熟睹的新郎新娘拜堂仪式: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始为礼成。

       新婚夜,男方家中大宴新朋宾客,这叫“喜酌”。酒席阑珊过后,新婚夫妇又吃暧堂饭,点燃龙凤烛,娇羞盈面却束手无策地任众宾客闹新房直到深夜才会曲终人散。所以人们常说,结婚喜人又累人,累得一对新婚男女形同玩偶,给贺喜的人们折腾来摆布去,一场婚礼结束后便仿佛蜕掉一层皮,要一一胜任、完美操办过那些陈俗繁规,还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乐事呢!婚礼完了婚事还没办完,这不,婚后第三天,一对新人又要携礼回娘家,意在新女婿拜见岳父岳母,传统说法叫“三朝回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最緊要活得痛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推广达人 宣传达人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优秀版主 荣誉管理 忠实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2-8-24 00:34:56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广州市红娘网   

GMT+8, 2025-5-3 21:11 , Processed in 0.1046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