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广州市红娘网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娘服务总队 公益红娘网 珍爱红娘 单身男女红娘 百合红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加坡中国新娘的持家之道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推广达人 宣传达人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优秀版主 荣誉管理 忠实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5:08: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加坡中国新娘的持家之道
                                                    日期:2012 年 3 月 14 日 10: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中自1990年建交以来,有很多中国女性嫁到新加坡来。她们大多带着美好的盼望,在这北纬一度开始她们新的家庭生活。对她们而言,最具挑战的,大概是跟她们的新加坡丈夫和家公家婆相处。虽然同为华人,但是成长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文化观念,让磨合和沟通显得尤为必要。

  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周琼媛的硕士论文以在新加坡本地的中国新娘为研究对象,告诉你两名中国新娘的故事。
  在许多嫁到新加坡来的中国新娘当中,有的是在新加坡求学工作,认识本地的新加坡人,然后共结连理;有的是在中国或者网上认识新加坡籍男子,共谱跨国恋曲,然后来新加坡安居。她们大多都经历了或长或短的时间,来适应这里的气候、语言环境及多元种族文化。对她们而言,最具挑战的,大概是如何跟她们的新加坡丈夫和家公家婆相处。
  婚姻的出发点 决定了所能到达的终点
  1999年,伊凡(30岁)从东北吉林来新加坡从事护理工作,三年后嫁给了新加坡籍的丈夫。她先生跟她是同一个教堂的教友。现在他们已经结婚八年了,儿子也已经5岁了。
  伊凡觉得中国人跟新加坡人结婚,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语言,可能说了一句不觉得是伤害的话,但是对方觉得很受伤,因为彼此的文化背景不一样。
  伊凡身边朋友中是中国新娘的也不少,她觉得跨国婚姻的维系成败与结婚的初衷和目的息息相关。她说,如果女孩子就是为了要留在新加坡,那么等她拿到身份之后,她就会有额外的想法。
  “取决于你的出发点,出发点不一样,你所能到达的终点也不一样。”如果有的人目的是拿永久居留权,那拿到之后,她就可能会跟新加坡丈夫拜拜。伊凡说,她跟她老公就不一样,是婚姻让她最终决定在新加坡安定下来。
  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伊凡也会想,“能留下来就好呀,能在这边有房子就好呀。”但是,自称喜欢“蹦跶”的伊凡的理想生活是一边工作一边旅游,因为她很喜欢旅游,而护士这个职业也让她在不同国家工作成为可能。
  但是因为她先生,她停下来了。“没办法啊,拖家带口的,怎么一边旅游一边工作呢?而且我们有孩子,就更不方便到处跑了。”

  掌管家庭财政
  伊凡眼中的自己,是一个总在追求更好更高目标的大女人,而她觉得她先生是一个比较容易满足现状的人。刚结婚的时候,伊凡就定下目标,三年买组屋,然后两年买车,再多五年买公寓。八年过去了,他们早就有房有车,最近还把原来那套四房式组屋换成了七房式的。
  现在每月要还的装修贷款就高达3000多元,这让伊凡倍感压力。为了多赚钱,伊凡尝试了很多工作;但她老公是技术工,薪水不高,而且安于每个月拿基本固定工资。伊凡有时候会抱怨老公不喜欢进步,她先生却认为伊凡拼命往前冲,总是不满足,那要好的生活她就要自己努力。
  伊凡开玩笑地说:“因为车是我要买的,房也是我要买的,所以账单也是我要还的。”
  有时候,伊凡会觉得,她自己一个人这样打拼很累,为什么她老公就可以在那边享受?但是现在,她都不会为这些事跟老公吵架了。
  她说:“以前我会觉得他很没用,但是我也会觉得,每个人的生活观念不一样,要想走得长久,我就要接受他这一点。后来我就对老公说,你就承担你能承担的,剩下的就由我来努力吧。也许我是有点太强悍了吧!”
  关于掌管家庭财政,伊凡很得意,因为她把老公调教成了中国模式。她开玩笑地说当年用了一点小计谋,就掌握经济大权了。“也许我一直比他挣得多,再加上他也比较爱我嘛。”从那以后,她先生所有的薪水都交给她管,银行账簿什么的也都归她掌管。
  虽然在家里伊凡做决定的时候比较多,但她会让老公说出他的想法。她觉得,女人最厉害就是让对方说出你想要的结果。“我老公有时候就说,讲来讲去,你还不是要从我口里讲出你想要的答案。有时候我也会顾及他,顺从他,比如我知道他喜欢吃寿司,就会说‘我们今天去吃寿司吧’。人就是这样子,要相互体谅,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才能长久。”
  父母来新照顾孙子
  伊凡对家公家婆颇有微词。当年她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赚钱都不多,买房子也很辛苦。“不管是我们结婚、买房子,还是生孩子,我家公家婆都没出钱出力。”对于这些,伊凡和她先生都不是很高兴,但是伊凡偶尔还是会带着儿子去看望家公家婆,有时候还会给他们一些钱花。伊凡说:“我对老公讲,父母毕竟给了你生命,养你到十四五岁。”现在,他们的关系有所好转,有时候她的公公婆婆会打电话来,说煮了汤或凉茶,叫伊凡他们过去喝。
  五年来,伊凡的父母都在新加坡帮她照顾儿子。她说:“我儿子几乎都是我爸妈带的。”现在,伊凡的爸爸申请到工作准证能出去做工,她妈妈则在家帮忙照顾儿子。对于新加坡的生活,伊凡的父母刚开始总有诸多抱怨,说这里没有朋友,生活比较闷。后来,伊凡教他们用电脑看网络电视以及上网看新闻,这才平息了父母的怨言。“我爸还请英文老师教英文,超搞笑的。”

  温暖的家庭氛围 不会感觉自己是一个人
  与伊凡不一样,2004年2月嫁到新加坡的施文琴(41岁),跟先生的家人相处融洽。虽然刚来的时候,她也遭遇到一些误解与偏见,但是不久就赢得了理解和信任。
  提到公公婆婆,施文琴自然流露出赞赏和尊敬。她说:“我老公跟我结婚以前,总是忙自己的工作比较多,倒是不太在意父母怎么样,父母去中国他也不陪他们。”施文琴的想法就不一样,她觉得父母年纪大了,出行都很辛苦,就对老公说:“你父母去中国,你应该陪陪他们,带他们到处走走。”她先生欣然接受她的建议,开始更多地关注父母的生活状态。去年8月,他们俩就带着公公婆婆去北京旅游。
  此外,施文琴和丈夫每逢星期天都会去看望公公婆婆。“每个星期天早上我公公都买很多菜,中午我和先生通常会载我公公去我先生大姐家。我公公很乐意每星期煮一顿饭给大家吃。我觉得他很辛苦,但是他觉得很开心,每周见一次嘛。我家婆都不要等我们中午去载她,她都是一大早就自己搭车去,她要去照顾两个孙子。两个孙子都很大了,都工作了。老人家就是这样,从小把他们带大,跟他们的感情很好,总觉得在她眼里,他们都是小孩子。我公公婆婆人挺好,很开朗。”
  施文琴很喜欢这种温暖的家庭氛围,她说:“一是很好相处,二是你不会感觉你是一个人。其实我们从中国来,最怕来到这里,感觉自己是个异乡人。”
  除了对待父母这方面,施文琴觉得,由于她和丈夫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在很多方面想法也不太一样。
  “两个人总会有一些分歧。在同一个文化中长大的人都会有分歧,更别说像我们这种在不同文化中长大的。”
  她举例说,中国人可能比较喜欢议论,喜欢叽叽喳喳,她先生就觉得她不需要议论那么多。而且,她感觉她先生有些事情都不会跟她分享。“有些事情夫妻之间都不可以讲,也许在新加坡都这样。可是我觉得为什么不可以讲,追问他,他才可能会说。”
  施文琴的先生大她九岁,从事化妆品柜台和展销会设计方面的工作。她感叹说:“我先生很有主见,他要做的事,比如工作上的,都不会听我的。反正就是慢慢磨合。”
  生活悠闲 无需操心
  施文琴觉得,待在新加坡会让她的心静下来,步伐也随之慢下来。她说,你可以不用忙什么事情,可以闲下来喝杯咖啡,但是在中国不是这样的,做事的时候就像打仗一样。同时她也意识到,也许是因为家里的经济不需要依靠她,她才能有这分闲心。
  她说:“现在,我不用操很多心。”
  她不知道先生挣多少钱。“我先生从来不跟我讲这些,我也不问。他属于自雇,不拿固定工资,薪水不一定。”施文琴自叹不会理财,说先生在这些方面倒是不错,“他比我会理财,懂得储蓄。”
  虽然生活上不用操心,但施文琴仍然觉得自己要稍微有点成绩,才会令自己满意。她几年前在新加坡上了华文培训课程后,一直在一家华文补习中心工作。今年她决定休息一年,给自己充充电,明年再去上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广州市红娘网   

GMT+8, 2025-5-12 19:59 , Processed in 0.1270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